一、主讲人简介
林晨,1985年起师从父亲林友仁学习古琴。1993年起先后受教于姚公白、吴文光二位先生。2000 年结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 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主编《琴学六十年论文集》,出书了《触摸琴史:近现代琴史叙事》《琴史》等书籍,录制出书琴歌专辑《弦歌清韵》、琴箫专辑《琴韵箫声忆故人》以及“王者荣耀”游戏音乐单曲《流水知音》。
二、讲座综述
12月22日晚,由888集团游戏入口中华古板音乐研究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主理的“中国琴学系列讲座”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林晨副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以及古琴喜欢者带来了题为“古琴指法谱字剖析构想”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古琴艺术研究中心曾成伟教授主持。
林晨先生首先谈到近年研究的重心转换到对“身体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藉由萧梅先生主持的课题“中国古板音乐演出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究”最先关注到音乐研究中研究者会忽视的演出之作用,在琴乐古板之中探讨演出与音乐形态关系是很有价值的。
在论及古琴减字谱与西方五线谱的区别时,林晨先生以为五线谱是一种以作曲家为中心的定量记谱,而减字谱是以演奏者为焦点的定性记谱。以是西方古典音乐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可是古琴的琴曲,与特定琴家的演绎密不可分。因此,琴谱作为一种文本,有赖于演奏家对其举行活化的演绎。减字谱的记写方法体现了“谱简音繁”的特点。此处林晨先生引入了萧梅的《“楽”蕴于身——中国古板音乐实践观》中的看法:“体化实践”是特指影象在身体实践中积累的一种相关于可写实践的类型,中国古板音乐是以演奏家为中心,以奏(唱)操作行为为焦点的注重历程、动态、功效的整体性(Holistic)音乐观。”
接下来林晨先生分享了她对打谱时谱本解读的一些新的看法。首先,要重视关于纪录微观行动的“小字”的解读,这是之前的打谱者在打谱的历程中较量容易忽略的方面,另外在打谱历程中应特殊注重琴谱版本的传承问题。
其次,通太过析唐代陈拙指法和宋代则全僧人《节奏指法》两部唐宋时期的文献,林晨先生以为纵然在定性记谱法的减字谱中,依然能够寻找到特定的指法毗连与特定节奏型的内在关联。因此,林晨先生举了《神奇秘谱》《风宣玄品》两个版本《酒狂》的例子,用以说明纵然是统一琴曲在差别的版本之中也会由于句法的差别导致差别的节奏安排。
在这种视野的审阅之下,林晨先生选用了《良宵引》这首琴曲作为剖析工具。首先对现存的三十余个版本的《良宵引》做了系统的谱字剖析,最后整理出两个主要的谱系。其次,列出了几类指法谱字影响琴乐形态的情形,最后通过指法谱字剖析以及对其泉源的剖析,归纳、总结,勾勒出影响琴乐气概的种种手法因素。
最后,林晨先生总结道:打谱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尊重原谱,摒弃过于强烈的小我私家习惯。可是,我们也要认可,打谱的效果不但体现了演奏者背后的传承,亦体现了演奏者的意见意义。因此,打谱正如郭象所言是一种“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状态。
文案:曾河
地点:成都会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点:成都会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地点: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